争做行业标杆,中科融合正式发布AiNSTEC第二代3D成像平台
随着工业自动化、协作机器人应用端的需求爆发,深度视觉参与的新需求不断涌现。为了适配应用端对深度成像技术越来越高的要求,提高深度相机的普适性,中科融合于2023年8月22日在中国苏州召开新品发布会,推出了第二代3D成像平台。凭借从芯片层级到深度成像方案层级的多年打磨经验与积累,以全局视角重新规划、全新的产品架构,全面升级了投射系统、计算系统以及软件系统。
敢为人先 科技报国
企业17年科技报国,核心技术持续突破
八月秋高,丰收在望,十七年耕耘,中科人的期待。发布会现场,以中科蓝为主色调,伴随着中科融合十七年的发展征程,让每一位到场嘉宾回顾了国产核心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。
国产替代 新品首发
全系列产品重磅首发,真实场景应用展示
“我们中国人,自古以来,就有不怕困难,迎难而上的传统。哪怕是迢迢银河相隔,我们都可以让鸟儿们搭一座桥,让爱人们相聚。我们中科融合和在座的各位好伙伴、好客户,也共同走在利用AI和3D视觉技术,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智能制造技术难题的道路上。这条相爱的道路,并非都是一帆风顺。产品生态落地、国外老牌对手,都可能把原本相爱的人冲散在时间的洪流里。那些即使历经磨难也要坚定相守的爱人们,一定是足够深情,也足够坚定。”在中科融合董事长、CEO王旭光博士真挚问候之后,中科融合发布会正式开始。
专业引领 品质卓越
小机器大视野高性能,高难度工件精准识别
中科融合资深产品经理梁建业先生,详细介绍了AiNSTEC第二代3D成像平台的各项技术指标以及重要的参数性能。
第二代投射系统
瓦级出光功率、可拓展到 5 米投射距离、70 度大幅面,支持多种光源,同时实现了0.005 °的重复精度,极致提升了系统的成像稳定性。
第二代边缘计算模块
处理速度大幅提升,成像速度是第一代的 1.6 倍,内存开销较上一代平台降低了 75%,计算平台I/O吞吐访问性能达到 Jetson NX平台的 1.4 倍。基于以上关键性能提升,第二代平台通用计算资源有了冗余,相较第一代平台我们整体有 25% 的性能优势,分割算子136 毫秒、检测算子低于10毫秒。作为一个边缘计算单元,具有巨大的后续开发潜力,让新一代平台作为独立的智能终端成为可能。
第二代软件平台
中科融合对其进行了框架层级的深度性能优化,实现跨平台/跨操作系统下统一代码部署。中科融合作为深度方案的供应商,我们支持多层级的调用,软件上提供从底层器件调用到上层应用开发调用,同时做的兼容业界标准(工业视觉),可以快速实现标准视觉平台直接快速导入。同时基于我们投射系统的特性,我们的成像算法进行了大量的深度的优化迭代,最大程度发挥MEMS投射成像优势。
Ainstec 3D成像软件系统框架
为了持续给行业用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方案,解决应用端的使用痛点,中科融合基于AiNSTEC第二代3D成像平台推出了两个全新系列:定位为旗舰级 的Pixel系列,以及适用于协作机器人的性能小钢炮:Mini系列。
PIXEL系列
旗舰机高精度单目3D成像模组
Pixel 系列的核心能力是能呈现更密更完整的点云,这也是业内首个基于电磁式MEMS振镜打造的基于单目方案的高性能3D成像模组。高精度、高环境适应性、高宽容度,无愧旗舰机的定位。新的平台解决了Bin picking等应用场景中金属反光物件、复杂工件、小尺寸工件成像效果差,易受环境光干扰的问题。这个系列有两个子型号:1~2米景深的Pixel L ,1.5~3.8米景深的Pixel XL。
超细腻点云,极致完整度:能够准确还原薄壁金属件几何信息,接近完美的净框表现
Pixel L点云表现
MINI系列
紧凑型高精度3D成像模组
专为协作机器人设计开发的Mini系列,以模组形式内嵌在机械臂内部,也可以安装在协作机器人的手臂上。高性能3D成像模组,其长度 162毫米等同于一台iPhone 14 plus 手机。而整体模组带壳重980克,单模组仅重240克。其内嵌第二代边缘计算模块,性能毫不含糊,绝对的深度性能小钢炮。
Mini的工作景深为35cm~84cm,在该景深范围内提供极致优秀的点云表现,并且借助第二代投射系统的强大表现,甚至可适用于部分室外场景。
mini 系列点云表现
产品是企业的立身之本
市场是企业的生存之道
产品发布结束后,中科融合品牌与市场总监刘宇希女士上台,宣讲了中科融合品牌以及企业发展历程,公布了PIXEL系列、MINI系列市场指导价格:
PIXEL L 3D单目成像系统:市场指导价 98,000元
PIXEL XL 3D单目成像系统:市场指导价108,000元
MINI系列 3D双目成像系统:市场指导价:38,000元
同类文章排行
- 万马高分子助力,国内首条公里级大长度环保
- 主营产品有哪些?
- 购买后产品发什么快递?
- 节能转型,电机产业链有哪些变革性机会?
- 更紧凑而高效的机器人世界
- 机器手臂的创新应用:轻薄短小、智能高效
- 产品供货周期需要多久?
- 当半导体碰上 AMR,来一场智能化的精彩
-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
- 通向智能工厂的硬核技术,哪些和你有关?
最新资讯文章
- 英孚康是罗克韦尔的替代品?不止如此
- 欧洲航天局利用MVG设备大幅增强新型 H
- Profinet转canopen网关连接
- DATALOGIC得利捷 | 物流之眼利
- 施耐德电气与标领智能装备强强联合,共创电
- 【有现货】KB-LS10N-C KB-L
- 华北工控打造网安专用主板,基于飞腾D20
- PLC通讯革新:EtherNetIP转P
- 华北工控ATX-6152:高度集成化!提
- 巴斯夫成功完成Ethernet-APL试
- HRPG-1000N3 系列:1000W
- RQB60W12 系列:60W 1/4
- NPB-450-NFC 系列:450W
- VFD 系列:150W~750W 工业用
- NGE12/18 系列:12W/18W
- 工业现场ModbusTCP转EtherN
- DJM / FT系列:12V/38~15
- SI06W8/DI06W8 系列:超宽压
- NGE100 (U) 系列:100W 环
- LOP-200/300系列:200W &